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4月, 2012的文章

【好孕到】亞培媽媽教室的見面禮

圖片
這次來介紹亞培媽媽教室的見面哩, 比起 明治媽媽教室的見面禮 ,一點也不遜色唷! 以下是全拍圖: 亞培媽媽教室的見面禮 稍微分項說明一下:

【好孕到】媽媽手冊換贈品-MommyTalk

圖片
自從當了準媽咪之後,對於媽媽手冊換贈品的這種活動特別敏銳,其實說穿了,就是希望可以多少節約點開銷,也以此為生活樂趣囉!^^ 相信維康藥局、杏一藥局、 媽媽餵MAMAWAY 這些可以換得的媽媽禮大家應該不陌生,接下來分享一些其他的網站囉!記得,還是以網站當時候公布的資料為準唷! MommyTalk 的禮物: (其實就是 豐力富奶粉 ) 比較晚到的入會禮-一個大信封袋,裝什麼呢?

【好孕到】明治媽媽教室的見面禮

圖片
  當了孕婦之後,除了讀書或是聽親友口耳相傳一些知識,更開始從媽媽教室的場合了解一些孕哺期間的常識。更重要的是,廠商都貼心的準備了很多小禮物來鼓勵大家參加呢!以下是明治媽媽教室的見面禮,記得參加的時候要攜帶媽咪手冊唷! 第一次參加明治媽媽就送的七件式副食品調理餐具

【廚房實驗室】第一次做菜飯就上手

圖片
J愛用[第一次就上手]這個標題,並非J是料理專家,我充其量只是一個初入廚房的小煮婦,因為中餐與晚餐都要做飯,所以有空就想點試點不一樣的變化;自己通常會先在網路上讀了很多的食譜和料理經驗談,也會請教有經驗的朋友,但是理論和實務總有不一樣;這些第一次就上手的成品, 是因為真的第一次做,而且賣相和口味挺對味的,所以嘗試要做這道料理的朋友,可以更大膽一試。 這應說是「改良菜飯」,昨晚看完莊祖宜(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 ​) 的 上海菜飯 文章後,想突破一下自己的心理障礙,來嘗試一下。怎麼說「心理障礙」?實在是因為身邊會料理的人太多了,年紀長於我的同事們、婆婆、母親、老師,年紀輕的包含同學、學妹、實習老師等等,每次聽他們說料理都心中都充滿敬意、看到成果的照片更是覺得高不可攀,因此總期望自己可以做得「正確」點。但是,在做料理雖然有食譜可以看,但無所謂「正確」的單一規准,很多細節包含食材的品種與大小、爐火的大小、調味料的種類(光是鹽巴就有岩鹽、海鹽、低鈉鹽等),都存在著差異,應該在自己的廚房裡盡情的實驗,從中我也漸漸體會了料理的樂趣。 我只用一只高密度的不銹鋼湯鍋去料理,腦中印著昨天看見的食譜流程,然後邊看著冰箱裡的食材邊思考。我用的青 菜並非青江菜,而是在UK超市裡面買到三把才50p(約合台幣25元)的芥菜,另炒入洋 ​蔥與青蔥,把燙過的UK sausage切片在切四分之一小丁下鍋拌炒,並加鹽調 ​好味道,最後炒入冷飯 )(檢討:可加入米酒提香氣)圖片的飯只有半碗,因為都 ​吃得差不多了才想到要拍照>< 左右兩邊各是第一鍋和第二鍋菜飯,飯色不同.左邊偏綠, ​因為蔬菜比較多汁,但相對口感比較濕;右邊偏黃,菜料拌 ​炒教久,水也收得比較乾,飯的口感粒粒分明. 檢討:下次菜要再剁細一點,不要太懶惰.... 結論:先想好輪廓,邊做邊調整,這跟班級經營好像啊!先 ​想好班級經營的理念和計畫,根據每一屆學生的個體與團體 ​差異進行調整與適性發展....(好了,又不小心露出自 ​己的職業病了 .....)

【廚房實驗室】在教室的廚房實驗室

圖片
J這個學期開始了夢想之一的社團-健康點心社。 其實是很想把社團名稱就叫做「廚房實驗室」,希望大家一起在社團裡一起玩料理。J是個料理達人嗎?不!一點也不!但正因為以前都太覺得進廚房做料理是一件難事,所以很自卑的認為無法做出任何的料理或點心,僅僅只能煮麵、煮水餃和燙青菜,就連炒菜都不會。 J和E婚後開始會想要為他做點什麼,於是開始研究很多的食譜,現在的部落客好棒喔!他們不僅有詳盡的圖文介紹,有些還放了影片上去呢!再加上隨E到UK過生活的期間,餐餐都要自己打理,連派對也不例外!於是激發了內在的潛能。回想起來,其實我當時大學聯考的第一志願可是「家政系」呢!誰知,時過境遷,連家政系都轉型了。不過這樣也好,讓我帶著可愛的學生們一起做料理,我們都有更強的實驗性和開創性空間了。 偶然的機會發現了這一篇文章《 Eat Play Learn 》提到了「食育教養」,裡面的內容讀得激起共鳴!帶著學生玩料理的過程中,的確發現他們很多都是第一次拿水果刀、第一次削水果皮、第一次拿菜刀,更不要說第一次開瓦斯爐或下鍋煎東西了。孩子利用下課時間先提前備料,他們一點句辛苦都沒說,各個都樂在其中。 好文與大家共賞,至於社團的花絮J會陸續跟大家分享~ http://mag.udn.com/mag/newsstand/storypage.jsp?f_ART_ID=377136 廚房,總被許多大人列為孩子們的超級禁區。但是,你可能不知道的是,廚房不僅可讓孩子學到生活自理的能力;在料裡的過程中,也能培養認識食物的過程。還有,家長一定要知道的,料理也是生活美學的一部分。 【採訪撰文/吳慧敏;諮詢/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副教授唐先梅】 Eat Play Learn 別訝異!孩子其實喜歡做家事 食育教養 銳不可擋 日本很早就掀起一股食育教養的風潮,他們認為由家長帶著孩子從小開始接觸廚房,不僅能培養獨立面對生活的能力,也能體會從採買食物,看見食材的原始模樣,再從烹飪到餐桌上的過程,瞭解之後,更能體會煮食者的辛勞,也就更不容易挑食了。 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副教授唐先梅表示,在她個人發表的研究中發現,其實孩子從小就喜歡參與家務事。例如年齡小的孩子,可以進行簡單擺放筷子的動作,也可以訓練孩子大小肌肉的動作發展;反之,越大的孩子為什麼越不喜歡參與

當孩子說:「老師,我不會!」

剛才請孩子將資料公告在布告欄上,他立即說:「啊?我不會。」 我便回應:「學啊。」 接著我除了用眼角餘光觀察之外,便是繼續在電腦前的工作。 他先觀察了後面布告欄的資料,看見有些有圖釘釘上去,有些用釘書機釘上去。 J判斷他所謂的「不會」是指後者,孩子碎念著:「那我用圖釘好了。」於是他順利的完成了工作。J記得阿寶老師曾修改過一句大家耳孰能詳的話:給他魚吃,不如教他怎麼釣魚。阿寶老師則延伸下去:教他釣魚,不如告訴他哪裡有魚;告訴他哪裡有魚,不如告訴他釣魚的樂趣或吃魚的好處,讓他自己想辦法去找魚、想辦法去拿到魚(釣的也好、捕的也好、買的也好~)。 在教室裡面常常聽到孩子說:「老師,我不會。」 這是好事,因為我們的孩子會提出求援,最擔心的就是不會也不說,就愣在那裡了! 我最常回應的一句話就是:「學呀。」或是「來,我教你一次,請仔細看!」 若我曾經指導過的事情,我會讓他去請教別的同學或讓他自己觀察。 總之,只要是判斷過情境是安全的,那我們就耐心等待他們完成事情。即便不快、不美、不夠確實,都請一次一次讓他們慢慢探索與成長,別急著當救援部隊去解決疑難雜症,剝奪了他們探索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。